公告內容
                            食安健康 咖啡一族看過來!咖啡豆保存密法大公開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咖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品選擇,除了街頭巷尾眾多的咖啡店以外,購買咖啡原豆或是咖啡粉,選擇在工作場合、家中飲用也相當普遍。然而,臺灣先天氣候潮濕,咖啡豆很容易產生赭麴毒素,到底應該如何妥善保存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請到毒理學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來教您正確保存法。 
易潮濕環境,赭麴毒素滋生 
避光、密封、冷凍保存最佳  詳全文 
生活健康 近8成職場員工蔬果攝取不足 近5成運動量不足 5月健康職場活動開跑囉!歡迎企業職場踴躍加入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臺灣職場員工每天至少有1/3的時間待在工作場所,員工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員工的健康幸福,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職場是推動健康促進的優先場所之一,國內外研究更證實,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可降低員工離職率、病假率及工作意外等,無形之中就會提高生產量能,凝聚企業員工的向心力,更可以提升企業正面形象。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與勞動部職業安全署朱金龍副署長共同倡議,推動職場健康永續發展,使所有工作者都能受到健康照顧,希望企業主更重視員工的健康權益,與政府攜手合作推動職場健康,創造更多的健康幸福職場。 近8成以上的職場員工蔬果量吃不夠,半數以上運動量不足  「台灣化纖公司」將運動與營養走進職場員工生活的每一天  
       另,參與自主養肌活動的員工回饋說:「一開始體態臃腫,對於任何社交活動無信心,無法融入社群,更無法有自信的將想法說出,自從110年到111年連續2年參加活動後,並透過成功者的經驗分享,間接的強化自我信心,同時運用我的健康餐盤設計飲食,但也常聽到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只能說成功一半而已,必須搭配運動,才能事半功倍,除廠區內原有的運動外,並自主性的每日運動,現在的我變得有自信、個性也開朗起來」、「還記得有位員工過去無目標地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進行健康體位的管理活動,在活動結束後,當下開心地分享,透過擁有健康體位甚至有獎金可以拿,人生活得更有自信、了解食物要怎麼吃,也想把自己成功經驗與別人分享」,藉由參與活動的員工回饋,公司更願意持續辦理類似的活動或課程,為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進一份心力。 
「艾杰旭公司」以抓寶活動兼運動與營養算盤幫員工增肌減脂  
       健康促進參與人數從105年760人提升至年109年1,260人,參與率42.0%提升至69.8%。透過健康促進與管理雙管齊下,代謝症候群指標亦從107年18.8%下降至109年14.2%,員工的健康才是公司的重要資產之一。 
健康職場系列活動開跑囉!  
衍伸閱讀: 詳全文 
疾病健康 戒除檳榔之後就不用再作口腔癌篩檢了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有些民眾認為自己已經戒除檳榔,就不會得到口腔癌,所以就不再定期去做口腔癌篩檢。這是錯誤的觀念!戒除檳榔雖能減少罹患口腔癌機率,但嚼食檳榔對黏膜細胞的傷害,可能在戒除一段時間後才顯現,形成癌前病變或導致癌症,因此一定要持續定期口腔癌篩檢。 詳全文 
運動健康 國小學童超過一半以上運動時間不夠 兒童運動3妙招 健康就不糟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運動」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兒童階段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每週累積達420分鐘1。家中的兒童有達到這樣的建議嗎?還是運動時間被強烈聲光刺激的3C電子產品取而代之呢?當動態活動的時間相對減少,也會減少與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無形之間增加兒童期肥胖及長大後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0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國小學童認為運動時間充足比率為42.7%2,然而兒童期身高每年約增加5~8公分,體重約增加2~6公斤,此時若沒有足夠的身體活動量,將影響孩子的發育。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動起來,藉由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促進體能發展以及維持健康體位,並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促進正向情緒,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3。 
兒童運動3妙招  增加活動量及親子關係  
一、有氧適能不可少: 有氧適能運動又稱心肺耐力運動,以大肌群為主,建議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如丟皮球、溜直排輪、散步、騎自行車、推推球都是很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中度身體活動。此外,也可以跟日常生活結合,從坐車上學改為一起走路上學,或是假日到河濱公園騎自行車,不僅累積了運動量,還能增加親子的互動與感情。 
二、強度增加慢慢來: 在逐漸養成運動的習慣後,也可以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例如溜滑板、游泳、踢足球、玩鬼抓人遊戲等,都能讓心跳加速,並達到運動強度而流汗。尤其,假日不妨與小朋友來場跑步比賽或是親子籃球鬥牛大賽,運用比賽或遊戲的方式增加親子互動,培養喜歡運動的好習慣。 
三、強化骨骼長得高: 適度的快跑或彈跳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促進身體發展,例:跳繩、單腳跳、快跑、跳躍性的球類運動(籃球、排球等),也都是很好的骨骼強化活動。 
充足的戶外運動  強身又護眼  
一、兒童有氧適能活動 
二、中高強度有氧適能活動 
三、兒童骨骼強化活動 
延伸閱讀: 詳全文 
用藥健康 藥品不過敏!三大法則記起來!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品過敏,是服用藥品後可能發生的身體變化,像是皮膚產生過敏反應,或是明顯疲倦、噁心,甚至發生心悸、呼吸困難等狀況。為了讓民眾了解藥品過敏,以及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就讓食藥署教您發生藥品過敏時應注意事項,倘有相關症狀,也可立即處置,以妥善保護自己。 
      食藥署提醒,因藥品種類或免疫反應機轉不同,部分過敏反應會在24小時內發生,但也有部分過敏反應可能延遲至兩、三個月才出現。若服用的藥品為初次使用,或曾造成不適,都需特別注意。倘服用藥品後,突發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症狀,應儘快回診,以避免嚴重不良反應,並於就醫時告知醫療人員用藥史。此外,出現不明原因的明顯疲倦、噁心、黃疸、茶色尿等症狀,皆可能是嚴重不良反應的前兆,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應特別注意。 一、儘速回診或就醫: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藥品過敏,因此用藥期間應多注意身體狀況,一旦出現前述六大過敏症狀,請儘速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切勿擅自換藥,以免讓過敏反應加劇。 二、註記過敏藥品: 為避免忘記或無法清楚表達對何種藥品過敏,民眾可將過敏藥品藥名寫在「過敏紀錄卡」,同時也可以請醫師直接將個人用藥過敏史註記在健保卡內,或是上傳登載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中的「過敏藥」欄位上,未來即可藉由健保卡直接查詢相關過敏史,確保個人用藥安全。 三、主動告知: 有用藥過敏史的民眾,無論是就醫或自行至藥局購買藥品時,應主動告知,或提供「過敏紀錄卡」,方便提供醫療人員做參考,以免誤用過敏藥品。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兒童腹瀉,怎麼辦?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兒童腹瀉是最為常見的兒科腸胃道疾病之一,尤其在臺灣季節交替,氣溫不穩定、溫差大、陰雨綿綿氣候潮濕,這樣的天氣容易使得食物變質發酵或細菌、病毒滋生,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家長或家中照護者,急性腹瀉好發於兒童及嬰幼兒,然而解稀水便不一定就是腹瀉,需伴隨次數增多、氣味或顏色改變才算數,另外兒童腹瀉時也應注意: 一、瞭解引起腹瀉原因: 最常見的急性腹瀉發生原因是腸胃道受到細菌或病毒(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沙門氏桿菌)感染,而造成腸道發炎,此外不新鮮的食物、牛奶或飲食過敏,以及接受抗生素藥品治療也可能導致腹瀉。 二、注意腹瀉時的飲食,適時就醫治療: 急性腹瀉的首要處置為即時補充水分及預防電解質失衡,以避免脫水。須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高油食物及含糖飲料、果汁、茶飲等食物刺激腸胃,造成腹瀉或嘔吐加劇。而市售運動飲料因糖含量高、電解質含量低,一般不能用來代替「口服電解質水溶液」。如果糞便有血絲、嚴重脫水、持續腹痛併有發燒等症狀未改善則應就醫,切勿擅自服用未經醫師指示之止瀉劑。若需服用藥品,請遵照醫師指示,另外服用數日後,症狀若不見好轉,或更加惡化,也應再儘速就醫。 三、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避免腹瀉情形發生: 預防細菌或病毒性腸胃炎,應注意飲食衛生,家長於處理食物前應勤洗手,食物食用前應充分加熱煮熟,避免生食、生飲。另外,如果家中有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的孩童,家長應特別注意環境消毒,接觸到孩童之嘔吐物或病菌殘餘物,應小心處理,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避免交叉感染。另提醒,針對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等無套膜之病毒,酒精乾洗手效果不佳,應加強用肥皂濕洗手,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