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內容 資料來源:健康達人125民眾自我照護手冊
 
 頭部外傷會有哪些狀況?
 定義:當頭部受外力撞擊導致腦部、顱骨或頭皮損傷。
 臨床表現:以神經學的症狀為主,彼此之間有重疊或類似情形。
 * 腦震盪:腦實質未受損傷,撞擊當時可能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暫時短期記憶喪失、意識模糊等症狀。
 * 腦挫傷:撞擊處鄰近的腦有實質損傷,常伴有顱內出血,除腦震盪的相關症狀外依 腦挫傷嚴重程度可引起昏睡、昏迷不醒、抽搐、肢體無力、行為或性格異常、呼吸急促等症狀。
 * 顱內出血(腦出血):血腫直接壓迫腦組織,造成傷害,可引起頭痛、嘔吐、呼吸急促、臉部或軀體抽搐、暈眩、肢體無力、肢體麻木和意識改變。
 * 腦撕裂傷及頭骨碎片:直接傷害腦組 織,症狀與腦挫傷、顱內出血相同。
 * 頭部撕裂傷:可引起頭部表面皮膚、肌肉出血,通常需要縫合止血,若不處理會造成發炎、疼痛、糜爛和感染。
 * 腦水腫:腦細胞受傷之後,常發生水腫現象,導致神經功能損傷,也會造成顱內壓升高。
 * 腦缺血:常因顱內壓升高,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細胞的傷害或死亡。
 * 造成原因:大多為意外事件所造成,如車禍、高處墜落、鬥毆和跌倒等。
 
 *要怎麼預防才好?
 
 1. 駕駛或乘坐汽車須繫安全帶,騎乘機車及腳踏車須戴安全帽。
 2.進入工地須戴安全帽。
 3.行動不便者應使用行動輔具或由人攙扶他
 
 *我該怎樣照護自己?
 
 1.臥床休息,避免暈眩而再度摔倒,盡量不要閱讀書報、看電視。
 2.3天之內應密切觀察神經功能及意識變化,1週內避免劇烈運動及高處工作。
 3.水分勿攝取過多,維持平日八成即可。
 4.禁止刺激性飲料,如茶、咖啡、酒等,禁止抽菸。
 5.勿服用安眠藥、鎮靜劑等藥物,以免誤判病情。
 6.頭部撕裂傷須包紮加壓止血,並緊急就醫;縫合後須觀察傷口有無發炎感染的紅腫熱痛現象,並觀察局部神經學症狀。
 7.腦出血和頭蓋骨骨折出院後如有行動不便,行走需要使用行動輔具或由他人攙扶,並觀察局部神經學症狀。
 
 *什麼時候需要找醫師?
 
 在受傷當時及出院後出現以下局部神經學症狀,應緊急就醫:
 
 1.意識變差、昏睡、昏迷。
 2.連續嘔吐。
 3.劇烈頭痛、頭暈、暈眩。
 4.抽筋、抽搐。
 5. 視力變模糊、複視(看東西有疊影)。
 6.肢體活動困難、無力、感覺異常、步履不穩。
 7.行為或情緒改變,性格異常。
 8.呼吸急促。
 
 備註:
 
 1.立刻要做的事-先臥床休息,避免暈眩而再度摔倒
 2.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因機車事故所導致的頭部外傷高達70%,尤其是機車騎士沒有戴安全帽造成的傷害最大,所以預防頭部外傷,騎乘機車或腳踏車一定要戴安全帽。
 
 
 
 |